把復雜的東西都拆掉,所有的滅菌過程中,滅菌因子都只辦兩件事:穿透,滅菌。這兩件事相互獨立。
無論是最常用的蒸汽,還是低溫過氧化氫,環氧乙烷,低溫甲醛滅菌,滅菌的動作都可以分成兩步。
第一步,走到微生物面前。滅菌因子并非一瞬間就可以進入所有的空間和表面。需要通過機器的程序、真空泵的不斷作用,才能一直向內,穿透到復雜器械的最深處。我們通常講的排氣階段就是干這個工作,因為空氣排除干凈了滅菌因子才好進入。只有滅菌因子走到了敵人面前,才能給藏得最深的微生物一頓完整安排。
第二步,形成滅菌環境。蒸汽滅菌需要形成高溫的濕熱環境。低溫過氧化氫、EO、LTSF需要讓相應的化學物質在作用位置有足夠的濃度,產生強氧化性或毒性的環境。
相比而言,第二步反而簡單。也就是說,只要第一步里滅菌因子能夠順利到達器械深處,滅菌是非常迅速的。整個過程難在滅菌因子能否順利到達,最容易影響滅菌結果的階段就是第一步。就好像登臺表演,準備充分了,登臺表演就非常順利。即使有些小的意外,也基本上都能即興處理。準備不充分,在臺上時間再久,也想不起來詞。機器漏氣,蒸汽質量不純,排氣效果不足都會影響第一步的成功與否。
這其實是很簡單的道理,但它是了解滅菌監測原理的基礎。所有的指示物使用方法、PCD存在意義、機器出問題的排查等等都由此展開。